2024年暑期,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的“爱驻龙城”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号召,深入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及周边街道、社区,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来常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情况”的暑期调研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在融入新环境时的学习状态与心理变化。

课堂互动,游戏初探

实践团队来到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分别在四(1)班和五(1)班开展了主题为“学习技巧我来说”的趣味课堂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并以多种文具作为奖品来鼓励学生们表现自我。“紫!白!红!蓝!”学生们积极抢答,展现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随后,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分发了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了他们适应新环境及自身学习情况的相关信息。

图为爱驻龙城团队成员在马杭中心小学开展趣味课堂 陈代宇供图

教工访谈,沟通深入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和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实践团队对马杭中心小学校长及班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到马杭中心小学的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比例高达约88%。据徐校长介绍,学校秉持“从幸福走向幸福”的教育愿景,并坚守“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致力于为每位学生创造平等且优质的教育环境。之后,团队成员对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专访,了解到班主任在心理辅导、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工作创新举措。

图为爱驻龙城团队成员采访马杭中心小学校长  张越供图

社区走访,全面探寻

走出校园,实践团队还走访了学校附近的社区。针对周边商户和托管机构,设计了专门的访谈提纲,以期望从多个视角下,探寻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情况。

托管机构的负责老师认为,流动儿童在学习态度上与本地学生并无明显差别,都表现出积极的求知欲,但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适应新环境的速度。

调查问卷,数据剖析

实践团队设计了面向流动儿童及家长的调查问卷,在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原则并确保问卷填写效率的前提下,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

问卷数据显示,近80%的流动儿童曾感觉到缺乏家长陪伴,此因素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且近60%家长认为,孩子曾因家庭流动而出现过学习上的困扰。然而,随着在新环境中时间的增加,以及社会、学校的关注与支持,流动儿童能逐步适应新环境。

图为爱驻龙城团队成员采访家长  张越供图

此次调研活动,“爱驻龙城”团队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常州市部分流动儿童存在学习适应性弱的现象,但她们如同一棵棵幼苗,在关爱与支持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展现出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团队将持续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图为爱驻龙城团队成员在马杭中心小学合影  陈代宇供图